腐爛的水果會產生酒香,長毛的面食可以做醬,發霉的豆腐可以做豆腐乳……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,人們雖然沒有認識到酶這一類別,但是卻學到了酶的應用。比如說,用酒曲來釀酒,制作發酵的醬類,制作豆腐乳和酸奶,用豬胰臟洗衣物等。
直到虎克用顯微鏡發現了微生物,人們才開始對發酵有了科學的研究,在1877年,生理學家 Wilhelm Kühne創造了術語enzyme——酶,其定義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水溶性蛋白質。從那時候起,針對酶的研究越來越多,越來越深入,出現了眾多獲得諾貝爾獎的發現。
人體和哺乳動物體內含有5000種酶,酶在人體中參與營養代謝、能量轉化等所有生理過程,在生命活動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,可以說,酶和水、空氣、食物一樣,是生命之源,一旦酶停止作用,生命也將終止。
現代的生物酶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,我們平時吃的葡萄糖、面包,喝的果汁,用的酒精洗滌劑,穿的棉麻,加工肉食,動物飼料都有酶的作用,甚至建筑鋪路、開采石油也會用到特種酶,酶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的使用越來越廣。
當然,市場上賣高價的“酵素”并不是酶,雖然它的字面含義和酶是一致的。 如果想通過來補充酶,可以到藥店購買藥品酶制劑,像助消化的蛋白酶、淀粉酶、胰酶,殺菌的溶菌酶等都已經生產成安全可靠的藥品制劑,可以方便的服用。
如果想最近距離感受一下身體內的酶,那就買一個原味饅頭,咬一口,在嘴里細細咀嚼,是不是有一股甜味?那是唾液里的淀粉酶起作用了,直接在口中生產出了糖,作為口組織的營養來源,和自己制作的誘食劑,有沒有感覺食欲大增,沖著饅頭店大喊一聲“老板,再來一個!”